熱門關鍵詞:電視主播互動

武進新聞


陽湖遺韻 胥城遺址:歷史長河中的珍貴記憶

時間:2024-05-11 19:46:44  來源:武進新聞  作者:陽湖網
胥成遺址,一個充滿神秘與故事的地方,它靜靜地躺在古老的土地上,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滄桑。這片遺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,是考古學家和歷史愛好者們探尋古人生活痕跡的重要窗口。本期陽湖遺韻一起走近胥城遺址。
胥城遺址位于常州市武進區(qū)湖塘鎮(zhèn)大華村。相傳為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伐楚時所筑軍壘,故名“胥城”。據南宋咸淳《毗陵志》載:“胥城,在縣東土十里,《四藩志》云,子胥所筑。”后世方志、文獻多采用此說。胥城南側緊鄰興隆河,西北約 300米處為惲南田墓。胥城遺址平面略呈長方形,城垣堆土筑成,現僅存西、北兩側殘垣。其中西側城垣保存較好,長約60米,北側城垣長約50米。城垣殘高 7~10 米,基部寬 6~10 米,城垣上古木森森,一片蒼翠,給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感覺。在胥城遺址東部、北部發(fā)現有河道分布,河道寬約5~17米,走向與胥城遺址城垣走向基本一致,南端與興隆河相通,初步推斷此河道為胥城遺址的護城河。當時開挖河道與興隆河相連形成護城河,挖出的泥土則堆筑為城垣,這種方式與基本處于同一時期的留城類似,為春秋時期江南地區(qū)典型的筑城方式。
常州大學家譜文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謝達山:
我本身就是胥城那邊的人,胥城那邊是上店。我生在那邊,成長在那邊,胥城里面的小學也是我從小念書的地方,所以我對那個地方有感情,也比較了解。
最早有胥城這個名稱是在宋朝,宋朝有《咸淳毗陵志》,第一次發(fā)現這個胥城的名字,就在《咸淳毗陵志》上面,現在遺址來說,三面土墻不高了,但還有五六米高,下面有七八米寬度,總體來說還是能保存下去,去年又重新修了圍墻,應該說弄的比較好,圍墻東邊有門,西邊有門。
清《武陽志余》亦載:“胥城在上店,伍子胥伐楚時筑此城為軍事堡壘。胥城遺址所在的地區(qū),是古代吳國的疆域,春秋后期,吳楚兩國交兵攻伐,戰(zhàn)事仍頻。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,吳國大夫伍子胥奉命在遺址地壘土筑城,以作為攻伐楚國的前進補給基地。如今,我們看到的胥城遺址中的土堆,實際上是古代城墻的遺跡,這些城墻由夯土筑成,歷經千年風雨,雖然大部分已經消失,但仍有部分城墻痕跡得以保留,這不僅體現了伍子胥的軍事智慧,也展示了古代吳國的文明成就。胥城遺址范圍內地表散落較多印紋硬陶片、原始青瓷碎片,其上飾有米格紋、葉脈紋、回紋等紋飾,可辨器形有罐、瓿、碗等,推測胥城遺址應為春秋時期遺址。駐足胥城遺址,你可以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歷史氛圍,仿佛置身于春秋時期,讓你更加深入地了解胥城的歷史和文化。
常州大學家譜文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謝達山:
伍子胥打仗時候那地方應該是一個兵場,后來去考古就發(fā)現不少陶片,這就能證明胥城和淹城,留城還有雪堰、闔閭城是同一時期的東西,雖然地方不大。我曾經在部隊里呆過,按照我打仗的觀點,這個地方里面比較小,外邊比較大,胥城里面很可能是一個軍事指揮部,容納百來個人是可以的,大部隊只能呆在路邊上,路邊上有很多陶片,說明兩千多年前有部隊駐扎過的,或者有居民住過。
胥城遺址,不僅是歷史的見證,更是文明的印記。它們訴說著古代吳國的輝煌與滄桑,展示著古代文明的獨特魅力。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載體,胥城遺址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歷史信息和文化資源,它不僅是考古學家和歷史愛好者們的研究對象,更是全民族的文化瑰寶。我們應該珍惜這一遺產,加強對遺址的保護和傳承工作,讓后人能夠繼續(xù)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
常州大學家譜文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謝達山:
這是一個歷史的載體,沒有載體文化就沒依靠,這個地方能弄載體保留下來,后人知道這個地方就是胥城,這是2500年前的東西,里面有不少文化內容,如果沒有遺址就沒有支點了,沒有依托了,有這個點,雖然破舊但是能保留下來,要盡量保護好。

武進新聞

更多>>

武進新聞20240511

武進新聞20240510

武進新聞20240509

武進新聞20240508

武進新聞20240507

武進新聞20240506

武進新聞20240505

武進新聞20240504

武進新聞20240503

武進新聞20240502

武進新聞20240501

武進新聞20240430

視頻推薦

更多>>

5·12國際護士節(jié) 天使提燈而來!

老舊小區(qū)“逆生長” 居民幸福再升

母親節(jié)來臨 “感恩消費”升溫

陽湖遺韻 胥城遺址:歷史長河中的珍

市領導開展慶祝第113個國際護士節(jié)

聽吾說 開新局 全區(qū)基層黨員冬訓工